為分擔西灣大橋、嘉樂庇總督大橋和友誼大橋的交通流量,緩解現有三座大橋的交通壓力,提高澳門半島與氹仔、路環之間的交通通行能力,以及配合新城填海A區發展的交通需求,特區政府於2010年開始計劃於友誼大橋東側建造第四條跨海通道,並同時研究將此通道成為港珠澳大橋口岸人工島連接澳門的重要通道,達致大幅降低澳門城市道路網壓力的目的。
澳氹第四條跨海大橋項目採用隧道方案或橋樑方案其後進行了深入對比,最後推薦採用橋樑方案,並於2015年12月獲特區政府批准, 2016年展開工可編制及大橋防洪、通航論證等專項研究工作,同年年底完成及上呈中央審批項目。至2017年7月收到有關批覆意見後,展開了進一步的通航安全補充論證,並於2018年3月獲批覆通過,根據有關意見及要求,於2018年7月完成了初步設計工作。
澳氹第四條跨海大橋起自澳門新城填海A區東側,與港珠澳大橋口岸人工島連接,跨越外港航道、往澳門水道,至澳門新城填海E1區,並預留與大潭山隧道連接的高架橋接口。大橋主線全長約3.1公里,其中跨海段長約2.9公里,設置通航孔橋兩座,跨度達280米。大橋主線設計車道數為雙向八車道,中間兩車道為電單車專用道,主線設計車速為80km/h,匝道設計車速為40km/h。大橋主線範圍內將設置風障,可以使橋上之風速不高於大橋落腳點之風速,使在8號風球時大橋上的對應風速低於8 號風球以內,實現與陸地一致的行駛環境。
第四通道橋隧方案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