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加強澳門的城市供水安全,提高澳門淡水資源的儲備能力及供水系統在應對突發事故的能力,特區政府現啓動“路環石排灣水庫擴容工程”。此工程亦是澳門特別行政區《防災減災十年規劃(2019-2028 年)》的重要項目之一。工程透過在水庫西側及南側建造垂直擋牆及對水庫底進行清淤,以擴充水庫儲水容量,完成後總庫容將由30萬立方米增至約78萬立方米。為提高水庫的抗滲性,減少儲水流失,將在水庫內部四周建造
新城A區行人天橋及氹仔海洋花園大馬路行人天橋(加裝升降機) - 編製計劃
按照東區-2詳細規劃及配合新城A區的建設進程,以及對氹仔海洋花園一組行人天橋進行優化,本局開展“新城A區行人天橋及氹仔海洋花園大馬路行人天橋(加裝升降機)”之編製計劃工作。項目將於新城填海區A區建造3條行人天橋,以分別連接B1至B4地段、連接A3至B1地段綠化區,以及連接A8地段至海濱綠化區;另外,位於氹仔海洋花園大馬路海洋大廈和海洋花園紅桃苑之間的原有行人天橋(露天且只有樓梯),經實地考察後兩
市民運動公園的地段面積為40,425平方米,按功能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及戶外田徑場: 一號館位於場地中央,樓高四層,計劃設有游泳池及嬉水池、籃球場、緩跑徑及兒童單車徑等。 二號館位於場地北面,樓高六層,計劃設有滑板場、兵乓球場、攀岩場、排球場,以及兩層羽毛球場等。 三號館位於二號館旁,樓高七層,計劃設有五人足球場、兩層多功能廳、多功能活動室及戶外活動空間等。 兒童館(屬第二區工程)位於場地南面
項目位於新城A區B3地段,鄰近B2地段的教育設施用地,土地面積約28,959平方米,計劃興建一個標準運動場、一幢綜合體育館、大型公共緊急救災物資倉庫及一層地庫停車場。綜合體育館將提供1個50米國際標準游泳池、綜合球場、體適能中心及乒乓球室等設施。
輕軌交通作為重要、安全、綠色、高效、便捷和宜行的陸路交通出行設施之一,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澳門軌道交通線網自2019年中氹仔線已投入運營後,特區政府持續推進延伸輕軌線的工作,繼延伸媽閣線於2023年12月開通後,石排灣線、橫琴線將於2024年內通車,而東線已於2023年7月動工,預計2029年完成並通車,屆時澳門輕軌將連接關閘邊檢大樓、氹仔客運碼頭、澳門國際機場及橫琴口岸等重要口岸。下一階段工作
位於罅些喇提督馬路與拱形馬路交界處的現有EP3污水泵站的運作已出現飽和狀態,已不能應付未來城市發展所需的污水排放量,為此,特區政府將結合市民運動公園的整體計劃,於逸園跑狗場原址靠近罅些喇提督馬路建造新污水泵站,取代原有的EP3污水泵站,以提升系統的運作能力。項目同時會對周邊現時的公共下水道系統進行擴容及實施清污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