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
  • 科技大學運動場

    科技大學足球場落座於澳門科技大學內的第一個運動場館,於2005年10月11日由澳門奧林匹克委員會第一副主席蕭威利揭幕足球場佔地面積44,800平方米,是繼蓮峰球場、澳門運動場後,本澳第三個眞草足球場,可容納約1,800名觀眾。運動場除擁有一個標準的足球場 外,球場周邊設有標準的400米泰坦賽道供進行田徑比賽,附設運動員專用更衣室、裁判員更衣室和競賽工作室等。2005年東亞運動會和2006年葡語系運 動

    詳細資料>>

  • 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澳門蛋)

    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俗稱澳門蛋),位於路氹城,為舉辦2005年第四屆東亞運動會而興建的多座場館之一,是現時澳門最大的室內體育館。澳門東亞運 動會體育館於2005年7月5日開幕,由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主持。體育館同時亦為2006年第一屆葡語系運動會及2007年第二屆亞洲室內運動 會比賽場館之一。 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於2003年2月27日舉行奠基儀式,於2005年7月5日正式開幕。體育館由三個

    詳細資料>>

  • 西灣大橋

    西灣大橋,是澳門第三條連接澳門半島和氹仔的跨海斜拉橋,北起澳門半島融和門,南至氹仔碼頭花園。於2002年10月動工,主橋於2004年6月28日合龍,2004年12月19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主持落成禮,並於2005年1月9日正式通車。 西灣大橋為“豎琴斜拉式”設計,是一座上、下兩層行車道的混凝土樑斜拉橋,全長約2,200米,寬度28米,主跨距離180米,成為世界上雙層混凝土橋 樑的最大跨度,是三條澳氹跨海大橋中最

    詳細資料>>

  • 澳門國際機場污水處理站

    澳門國場機場污水處理站於2003年開始興建,並於2005年初正式商業營運;其主要功能是將澳門國際機場內的餐飲業所產生的高濃度污水作預處理, 設計的日處理能力為685立方米。主廠位於澳門國際機場南停車場南側,佔地面積約1,300平方米,污水通過一條約800米長的管道由機場的北面送到主廠 處理。 澳門國際機場污水處理站採用先進的氣浮池及浸没式生物濾池技術,共設有3個生物濾池;污水經過細格柵、氣浮池

    詳細資料>>

  • 關閘地下公共客運總站

    新關閘廣場及地下公共客運總站亦於2004年11月正式投入啟用,也是澳門首個設於地底的巴士總站,大大改善居民日晒雨淋候車的狼狽情況。 隨著賭權開放,博彩旅遊業成為澳門的龍頭產業,以及「自由行」政策,前來澳門的遊客與日俱增。近兩三年來,拱北、關閘排隊過境的旅客每天都是摩肩接踵, 逢節假日更是人山人海,兩側的邊檢機構不得不增派人手、加開通道。但新建的關閘邊檢大樓依然未能滿足遊客的強勁增

    詳細資料>>

  • 關閘邊檢大樓及關閘廣場

    位於關閘的原出入境大樓在1993年落成,關閘拱門由原有邊檢功能成為旅遊名勝古蹟,驗證大樓設東西兩翼,東翼為入境大廳,西翼為離境大廳。另設中 央大樓,並有一條直通拱門的觀光走廊。隨著社會進步及經濟發展,每逢節日假期都有數十萬人經過關閘前往內地,周邊道路經常出現人車爭路的情況。澳門回歸祖 國後,在中央致府的大力支持下,澳門特區平穩發展。有鑒於舊有的關閘出入境驗證大樓不敷應用,以及需對周邊

    詳細資料>>

  • 西灣湖廣場

    西灣湖廣場(又名旅遊塔前地),是澳門第二大廣場。廣場位於澳門旅遊塔前面,亦是西灣大橋澳門落腳點。1998年,配合本澳旅遊娛樂業的發展澳門旅 遊娛樂有限公司在該地段澳門旅遊塔前地興建,於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塔的前地興建以圓形為主的廣場,以作大型户外活動之用。總建造面積為30,600平 方米。當中包括景觀、綠化,水上活動設施和道路網的整合工程,廣場佔地面積為17,600平方米。 2001年底,隨着旅

    詳細資料>>

  • 澳門國際機場

    澳門國際機場於1995年正式投入運作,成為澳門在航空交通方面與國內及世界各地之間對接的重要橋樑,全日24小時運作。澳門國際機場能夠處理波音747航班,並以此構築了澳門本地到海外市場的主要貨運航線。 近年,隨著國內的開放政策及珠三角地區經濟的急速發展,以及自2004年引進低成本航空公司以後,旅客急速增長。因此,澳門國際機場於2005年及2007年分別進行了停機坪及貨運站的擴建工作。 機場貨運站

    詳細資料>>

  • 路氹城填海計劃

    路氹城位於澳門的氹仔和路環之間。該地段原本只有一條連接氹仔、路環兩個離島的公路─路氹連貫公路,及後因澳門的拓展空間較小,土地不敷應用,因此 於路氹連貫公路兩側進行填海,形成了一塊面積為620公頃的路氹新城(現稱路氹城)。原本規劃為一新市鎮,後因經濟不景氣,使路氹城的發展受到拖延。 於2002年博彩業的開放,路氹城亦成為了澳門打造成一個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重要中心點。路氹城在地理及配套

    詳細資料>>

  • 路環污水處理廠第二期

    為配合路氹城一帶的發展,路環 污水處理廠第二期於2006年中開始興 建,其位於路環污水處理廠第一期的北側,佔地面積約20,000平方米;設計的日處理能力為110,000立方米,以國家城鎮污水處理排放標準的二級標準 為尾水質量的設計藍本,建造完成後,整個污水處理廠連同第一期的總設計日處理能力達130,000立方米,將足夠應付路氹城及路環島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 路環污水處理廠第二期採用比利時LUCAS®生

    詳細資料>>

  • 澳門垃圾焚化中心新廠房

    澳門自回歸後經濟急速發展,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隨之而來的是生活垃圾的顯著增加,使得垃圾焚化中心舊廠房的處理能力提早飽和;為應付日益增多的生活垃圾,澳門特區政府於2005年開展了澳門垃圾焚化中心的擴建。 垃圾焚化中心的擴建工程計劃於2008年竣工,新廠房位於舊廠房的南面,同樣設有3台採用德國馬丁爐排技術的焚化爐,每台焚化爐的日處理量為288公噸,擴建後焚化中心的總處理能力達到1,728公噸/日。

    詳細資料>>

  • 大潭山隧道

    為強化澳門和離島之間的交通效率,政府計劃開闢大潭山隧道,直接將友誼大橋等的跨海通道的車流引到路氹城區,以減輕市區的交通壓力。現時位於路氹城的機場圓形地與友誼大橋的直線距離被大潭山阻隔,開闢大潭山行車隧道,可直接將友誼大橋等的跨海通道及路氹城之間的道路連繫起來,為澳門半島往來路氹城提供最快捷的通道,從而避免車輛集中行駛氹仔市中心、偉龍馬路、北安大馬路、氹仔客運碼頭、澳門國際

    詳細資料>>

  • 新城填海區規劃

    隨著整個新城填海計劃於2009年12月獲中央政府批核,各區域填海造地的前期工作及深化研究已陸續有序地展開。整個新城填海區分五部分,合共約350公頃。 按規劃,位處A區位處澳門半島以東,面積五區中最大,約138公傾,規劃用作商住社區、基礎設施、水岸公園、公共社會設施及多元產業用地。B區位於澳門半島以南,面積約47公傾,規劃用作道路基建、旅遊休閒、公園綠化等。C、D區位於氹仔島北區,面積分別為33及5

    詳細資料>>

  • C390B-輕軌石排灣線主體工程

    輕軌石排灣線全長約1.6公里,途經路氹連貫公路、石排灣圓形地及石排灣馬路,設有「石排灣」及「離島醫院」兩個車站。 石排灣站位於石排灣馬路上,南、北兩側設有出入口,並有行人天橋連接至石排灣公屋區內的行人天橋。 離島醫院站位於路氹連貫公路上,東、西兩側設有出入口及設有行人天橋連接至離島醫院大樓入口。此外,乘客亦可透過與離島醫院站連接的轉乘站至氹仔線。

    詳細資料>>

  • 澳門輕軌延伸橫琴線項目

    輕軌橫琴線主體建築由高架橋、河底隧道及兩個車站組成,走線全長約 2.2公里,其中隧道段約900米。車站分別位於現時氹仔線蓮花大橋站旁的“HE1站”,以及位於橫琴口岸地庫下層的“HE2站”。走線以高架方式始於“HE1站”,沿蓮花大橋方向自高架逐漸下降,以河底隧道方式穿過十字門水道進入珠海橫琴,最終止於橫琴口岸的“HE2站”。

    詳細資料>>

  • 澳氹第四條跨海大橋設計連建造工程

    自本屆特區政府成立後,隨即對第四條跨海通道採用隧道方案或橋樑方案進行了深入對比,最後推薦採用橋樑方案,並於2015年12月獲特區政府批准。 澳氹第四條跨海大橋項目於2016年展開工可編制及大橋防洪、通航論證等專項研究工作,並於2016年底完成及上呈中央審批項目。至2017年7月收到有關批覆意見後,展開了進一步的通航安全補充論證,並於2018年3月獲批覆通過,根據有關意見及要求,於2018年7月完成了初

    詳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