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
  • 青洲社會房屋長者日間中心裝修承包工程

    本工程位於青洲社會房屋綜合體 - 青松樓四樓和五樓,兩層總面積約900平方米。是次工程主要是把兩層的平面分間成多個獨立用途的空間、歸納中心設施佈局、加設無障礙設施以及電子設備安裝等。該中心是一所多元化的服務中心,由澳門街坊會聯合會負責管理,提供日間護理、健康教育、護老支持及長者終身教育等服務;中心設施包括:健身室、保健室、多功能活動室、社工助理室及24小時平安鐘控制中心等。

    詳細資料>>

  • 望德聖母灣大馬路污水下水道建造工程

    「路氹城交通基建規劃重整研究」包括「路氹連貫公路圓形地下層行車通道」的詳細設計工作。而「路氹連貫公路圓形地下層行車通道」 的設計中又包括建造一段由偉龍馬路接駁至望德聖母灣大馬路軍營前的污水下水道,考慮到倘安排在「路氹連貫公路圓形地下層行車通道」展開時同時施工將對鄰近道路造成較大之交通壓力,為減輕因此而造成的影響,本辦公室認為有需要先行建造有關污水下水道並於同時擴闊

    詳細資料>>

  • 路氹城蓮花路南面填土的建造工程

    本工程主要是將當時東亞運動會體育館(澳門蛋)和路環發電廠之間的連接馬路(蓮花路)在建成時形成的積水區和僅餘部分進行填土,總面積約210,000平方米。填土工程將分為兩階段進行,本次工程的填土約佔整個區域一半面積 (約130,000平方米),工程還包括鋪設臨時排水網。至於所填築的土地將為路氹城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條件,並且不會規劃作公共設施以外的發展用途。

    詳細資料>>

  • 建設發展辦公室裝修工程

    本工程地點位於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南光大廈10樓,室內裝修面積約972.37平方米,裝修範圍包括增設會議室、歸納各工作區域的佈局,並對現時電力、空調及消防等裝置進行調整。工程將分段進行,此期間辦公室將如常運作。建設發展辦公室於2000年設立,10年來隨著職能的不斷擴大及人員編制的增加,工作環境有必要跟隨辦公室的發展需要進行擴容,以增強工作效率、提高現有工作空間使用率及改善文件存取效能等

    詳細資料>>

  • 路氹城生態保護區二區優化工程

    因周邊施工關係,路氹城生態保護區二區部分用作越冬黑臉琵鷺的棲息地將受影響,為此,政府將在蓮花大橋北側之十字門水道灘塗重新構建黑臉琵鷺的棲息地,以實現城市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和諧統一及平衡。工程內容包括:清除指定位置的灘塗範圍內過度生長的紅樹植物;潮溝挖土及水坑建造及於指定位置設置2個島礁供禽鳥逗留。

    詳細資料>>

  • 路環九澳堆填區建築物料搬遷及擴容工程

    位於路環九澳聖母馬路旁的堆填區,由於該區現有用作飛灰堆存之區域已達飽和,因此需將周邊現有的建築物料遷走,騰出該區域並進行擴容工作,以便解決短期所需。有關工程包括:區內建築物料搬遷;清理後堆填區的開挖及擴容;臨時斜坡穩固的處理;建造隔牆或擋土結構以及將區內現有雨水排放網絡的整理。

    詳細資料>>

  • 海洋大馬路行人天橋設計連建造工程

    天橋座落於靠近海洋花園廣場馬路旁和圓形雕塑綠化區之間,為一條橫跨海洋大馬路的有蓋行人天橋,橋身總長約90米。按照推行無障礙環境的理念,天橋的一端上落區設置了扶手電梯,另一端上落區則設有一組升降機及樓梯。工程是因應澳門東亞運圓形地景觀整治後,沿海洋大馬路一帶的綠化和休憩區的使用率不斷提升,讓居民可以舒適和安全地享用各項設施。

    詳細資料>>

  • 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周邊道路及行人道維修工程

    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於2005年落成及啟用,由於體育館建造於路氹城新填土區域之上,周邊道路至今仍持續出現不同程度的沉降。考慮到東亞運動會體育館為大眾康體設施,為顧及行人及行車安全,有需要對沉降造成的道路及渠道斷裂等進行不定期維修及路面重鋪工作。

    詳細資料>>

  • 關閘馬場北大馬路道路分隔帶復原工程

    關閘邊檢大樓自2006年開始的兩期擴建工程,已於2010年4月全面竣工,位於馬場北大馬路近海的一條行車線曾以反方向行駛作為工程車道,因工程完成後不再需要有關車道,故將該處的道路分隔帶恢復原貌。工程最長施工期為15天。

    詳細資料>>

  • 女青少年短期宿舍設計連建造承包工程

    工程主要於青洲社會房屋C座裙樓地下至3樓,提供一個學習、住宿及輔導設施的女青少年短期宿舍。宿舍分為四層,每層佔地面積約700多平方米,地下為接待處及保安室等,一至三樓為宿舍、飯堂、廚房、洗衣房、課室、活動場地、儲物室、會議室、輔導室及職員辦公室等,各樓層並設有救命鐘。宿舍容宿上限約為45人。

    詳細資料>>

  • 路氹城邊檢站圍網修建工程

    針對路氹邊檢大樓外圍圍欄的設計容易攀爬,為堵塞有關漏洞,有關工程將對現時最靠近蓮花大橋兩旁平均約3米高的圍欄作出加高,並於頂部裝上帶刺的欄柵,使圍欄高度增至約3.7米。

    詳細資料>>

  • 望廈社會房屋建造工程–第一期

    位於慕拉士大馬路及區神父街。樓高34層及地庫3層,提供588個住宅單位,其中一房一廳(T1)單位有308個,二房一廳(T2)單位有196個,三房一廳(T3)單位有84個。設有休憩平台、商舖、社會設施及公共停車場,提供私家車車位144個,電單車車位240個。

    詳細資料>>

  • 青洲社會房屋綜合體 B,C

    B大樓樓高36層,提供672個住宅單位,其中一房一廳(T1)單位有140個,二房一廳(T2)單位有476個,三房一廳(T3)單位有56個。設有休憩平台、兒童遊樂場、羽毛球場等康體設施及綠化景觀,一至五層為公共停車場,提供超過1000個私家車及電單車車位。C大樓樓高36層,提供252個一房一廳(T1)長者宿舍,大樓設有老人中心及配備無障礙設備等。

    詳細資料>>

  • 氹仔嘉樂庇總督馬路旁土地平整工程

    「氹仔嘉樂庇總督馬路旁土地平整工程」是關於「路氹連貫公路圓形地下層行車通道」的首個前期工程,範圍不涉及現有公共道路,適宜先行以減輕將來下層行車通道施工時對交通所造成的影響,該平整工程面積約1250平方米。

    詳細資料>>

  • 關閘邊檢大樓擴建工程–第二期

    位於關閘的原出入境大樓在1993年落成,關閘拱門由原有邊檢功能成為旅遊名勝古蹟,驗證大樓設東西兩翼,東翼為入境大廳,西翼為離境大廳。另設中央大樓,並有一條直通拱門的觀光走廊。隨著社會進步及經濟發展,每逢節日假期都有數十萬人經過關閘前往內地,周邊道路經常出現人車爭路的情況。有鑒於舊有的關閘出入境驗證大樓不敷應用,以及需對周邊道路重新規劃。澳門回歸祖國後,在中央致府的大力支持下,澳門特

    詳細資料>>